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以少胜多的战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从夏、商到今天的现代社会,期间更迭了18个朝代。改朝换代的同时自然避免不了发生战乱,从古代打仗的角度来讲,国力、兵力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输赢;但是我们的老祖宗不乏能人异士,以数万之军攻破数十万人的战役也有很多,故此我们不妨来谈一谈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几场以少胜多的战斗。
一、巨鹿之战:秦朝末年,局势动荡不安;先是以陈胜吴广为首农民起义军纷纷起兵,然后是项羽刘邦为首的楚、汉军队以及诸侯起义军誓要推翻秦朝统治。项羽仅率万数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与秦朝将领章邯、王离所率领的40多万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史书记载项羽在率领士兵渡河之后,便命手下士兵将所有船只凿沉水底,断绝后路背水一战;这足以看出西楚霸王的决心有多大,正是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才成就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成语“破釜沉舟”就出自这里。
二、昆阳之战:新朝(王莽时期)末年,以刘秀为首的绿林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四十万大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以万人之军大破王莽的军队,战役地点在昆阳,故称之为“昆阳之战”。这场战斗之所以出名的原因是它太过于传奇,当时刘秀领导的绿林军仅有一万多人,而王莽的军队则是四十多万的精兵强将。相信大家知道在冷兵器时期这么大的人数差异意味着什么,王莽军队一人一泡尿都能淹死绿林军。更不用说在正面战场上刚,刘秀怎么刚得过
可是在两军准备开战的前一天夜里,天空中突然下起了流星雨,不偏不倚直直地往王莽军队的驻地而来;这下尴尬了,四十万的大军还没开战,新朝军队已经损伤大半,这是老天爷要灭王莽啊;军中人心惶惶军心不定,最后败给了刘秀。网友们对这件事戏称为:“时空管理局发现穿越者王莽已经不受控制,并且用正常手段已经无法阻止王莽膨胀下去,就选中了刘秀作为位面之子,并用非常手段大破王莽之军,势必要修复王莽这个时空bug,阻止时空扭曲”,最后刘秀一举建立东汉王朝,于鄗县南千秋亭登基称帝。正是因为刘秀和王莽两人的经历都太过逆天,所以才会被后人为其赋予这种奇幻色彩。
三、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战役。公元200年,曹操领导军队与袁绍的军队对峙与官渡(河南中牟),两军在此展开激烈的对战。曹操的军队仅两万余人,而袁绍大军却十万有余,明着拼,曹操自认为不是对手。那该怎么办呢?兵法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说的是后勤保障部队对于一个军队是否能打胜仗的决定性作用。曹操策反许攸后得知袁绍大军粮草囤积的地点,当机立断派出“特种部队”袭击了袁绍大军位于乌巢(河北封丘)的粮仓,这一举动打得袁绍措手不及,部队上下军心不稳、人心不齐,最后惨败。袁绍则因兵败抑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消灭了袁绍的军事集团,成为了北方的霸主。
其实不管是许攸投曹还是粮草大本营被袭击,袁绍是有很多补救办法的,但他偏偏选了最坏的一种,派遣了猛将张郃去攻曹操的大本营。结果攻营没攻下来,反而受到了袁绍手下文臣谋士的冷嘲热讽和排挤,他干脆就跟许攸一样也投靠了曹操。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明显实力不如人力物力均占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在优劣势相差巨大的情况下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嚣(?~632年),祖籍陇西成纪,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详情
李楚媛(652—705年),是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的第三女, 她年幼时就以孝详情
李琮(?-688年),字仲,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详情
李续(?~689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详情
李慎(628年-689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详情
李慎(628年-689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详情
李冲(?~688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唐朝宗室大臣,唐详情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详情
对曹操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打仗总详情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详情
李恽(?~ 674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详情
对东汉和西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世人都说详情
东汉末年,为何会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详情
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刚即位不久,收到一份奏疏,上面写:一年后,燕王必反!详情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详情
历史上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有多动人?这对恋人可以称得上是琴瑟和弦的典范,下面详情
1796年,一代明君乾隆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的61年在位时长,下诏禅位于第十五详情
在元至正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62年的时候,陈友谅丞相胡廷瑞(即胡美),率详情
熹贵妃就是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她在十三岁的时候入侍雍亲王的府邸,在雍正详情
曹操麾下大将有一个很大的来源就是历次征战中对手战败投降过来的降将,其中绝大部详情
古代的很多皇子都是特别有才华的,然而,很多皇子都特别的短命,为什么呢?因为他详情
高欢攻尔朱氏之战发生于北魏普泰元年(531)至永熙二年(533),是北魏尔朱详情
高欢攻尔朱氏之战发生于北魏普泰元年(531)至永熙二年(533),是北魏尔朱详情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详情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详情
陈庆之攻北魏之战发生于南梁大通二年(528年)四月,梁武帝萧衍命飙勇将军陈庆详情
陈庆之攻北魏之战发生于南梁大通二年(528年)四月,梁武帝萧衍命飙勇将军陈庆详情
硖石之战是梁天监十四年(北魏延昌四年,515年),梁左游击将军赵祖悦进攻北魏详情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魏梁二次钟离之战、邵阳洲之捷 ,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详情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魏梁二次钟离之战、邵阳洲之捷 ,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详情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魏梁二次钟离之战、邵阳洲之捷 ,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详情
北魏景明四年(梁天监二年,503年)至次年,北魏军分路进攻南梁钟离(今安徽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众所周知李清照是著名的宋朝女词人,那么作为一代才女的她创作风格是什么样的呢?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创作背景是怎么样的?此词作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离详情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全词写景如画,意境淡远,将详情
《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表达了李清照的什么感情?这是一首当春怀人、盼望远人详情
中秋节原本是合家团聚的重要佳节,寓意着热闹、祥和与美好。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详情
宋代才女李清照创作的《忆秦娥·临高阁》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特详情
想知道李清照的《忆秦娥·临高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吗?此词写作者登阁眺望及孤详情
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详情